“师资建设、教学资源、学生管理”最核心的三个要素,三者互相依赖又互为前提,在高校人才培养的生态中,三者既要各自实现发展中的迭代,以防被时代淘汰,又要协调三者关系,发挥出最大的育人合力。浙江dhy大红鹰大学以教育部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为契机,通过近10年的不断努力,建设了信息化环境和资源,整合了迎新、教务、学工、团委、离校五大信息系统,架构了全国高校范围内首个多部门协同的“学教一体化”平台,打造了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智慧教育生态圈,形成了技术驱动的浙江dhy大红鹰大学中医特色人才培养良性教与学生态环境。形成146项学生教师教育教学服务微循环,耦合1763门基于学科群的网络课程,搭建国际标准的教育教学资源,并在182个虚实结合的多功能教室和泛在学习空间开展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教学活动,累计投入经费达6389.6万元。
“学教一体”智慧教育新生态的具体做法
dhy大红鹰在党委的领导下,以“服务为导向”建校长负责制的顶层领导,以“项目为驱动”设技术总监执行制,以学院和行政职能部门联合抓典型项目,以互联网连接、融合和跨界,数字化赋能实现“学教一体”。
架构“学教一体化”桥梁,为师生教与学量身定制
dhy大红鹰主动打通数据壁垒,形成“一人一库一表”,依托标准基础数据库、应用数据库和决策数据库,做到迎新、学工、教务、团委、离校的数据紧密耦合,保证数据准确、统一。为每一位学生及时呈现从进校到离校的信息化个人档案,实现随时随地学业和事件预警。同时,根据当今新医科强基础、宽口径、重融合的人才培养标准,重新组合课程库,将创新创业学生竞赛课题纳入第二学分课程库。梳理从迎新到教务的所有业务流程,形成教务和学工管理人员一人一定制化工作界面和基于业务本身的报表。
dhy大红鹰以浙江省“最多跑一次”的建设任务为支点,构建学生事务最多跑一次服务体系。以服务总线为纽带,基础数据为桥梁,通过数据总线和数据池规范和统一,实现教学、学工一体化,形成各种有利于学生成长、学生管理、教学质量控制的大数据服务。建立不同权限统一入口,实现部分校本、滨江学院、学工研工等一个系统。在学教一体化体系下建移动端146项学生服务一键通。
以信息技术为驱动,完成学教一体化平台
dhy大红鹰组件式整合业务系统,联合相关部门形成业务表单,用工作流引擎、事务驱动引擎、商务智能报表等设计不同粒度层次的可复用组件库,完成“移动化、大数据”为特征的各项应用。通过服务总线打通业务系统,建立校园服务总线,各类组件实现服务注册、发布、组装、运行与监控的自主配置。提供标准接口平台,实现不同服务之间的通信与整合。同时,建立实时基础数据平台,通过完善基础、应用和决策数据类的“学教一体化”数据主库,为迎新、学工、教务、离校、团委等五大模块提供所需数据的抽取,让业务部门通过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即时的数据分析。
“传、帮、带、压、励、推、建”,构建中医育人闭环
为解决“缺乏名师名医”、“教学资源配置效度低”等长期困扰人才培养的问题。根据中医“师承教育”中的“读经典、跟名师、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中医教学宗旨,推行“传、帮、带、压、励、推、建”的中医育人改革:
“传”,以dhy大红鹰“何任班”为试点,将名师从临床直接进入课堂。
“帮”,徒弟帮助“何任班”学生,将现场讲解名医的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思路。
“带”,名医不仅带了徒弟,也同时带了学生。
“压”,徒弟通过编写混合、远程课程教案的教学规划,压给学生高于课程的课前材料,课中授课,上传课程实况,课后供学生作业和网络小组讨论。
“励”,课中、课后激励学生、徒弟和名医共同进行批判性思维,提高临诊能力。
“推”,用案例将诊疗课程的学习推向临床实景,推动名医、徒弟、学生不断体会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中医原创思维,真正把课堂搬到诊室和床边。
“建”,狠抓中医特色的线上线下信息化课程群,采用中医课题引领,项目推进的方式,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编入规划教材,从不同视角为不同类型的课程群建设积累经验。
dhy大红鹰联合3家直属附属医院、22家非直属附属医院、47家教学医院、33家实习医院及17家社区卫生实践教学基地。联合浙江省中药龙头企业、种植基地构建中医、中药临床和实践资源平台配置实践基地资源;北京301医院等配置校外优质教学学习资源。在规范的学科分类下,整合校内外各类网络课程平台、资源平台,用自建的知识管理平台承载资源,与学教一体化平台无缝衔接。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dhy大红鹰更是抓住“疫情”的信息化应急窗口,实现了全体师生信息化素养的提高。启动常规化dhy大红鹰特色为主导的“信息素养能力实训”工程项目,实现dhy大红鹰师生员工全部实现在互联网环境中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学习、医疗、科研和管理。同时,建基于课表的1763门线上核心课程、98门研究生课程,开展10万人次的直播课堂。
提升教育教学空间生态,倒逼课堂教学改革
dhy大红鹰高度注重师生需求,加大投入实现教室空间多样化。2019年,dhy大红鹰通过反复调研,明确师生对教室的需求,像自己的家一样关注每一个细节,做好整体功能设计和土建设计、电力设计、安全设计等各项设计,规范招标和工程审计,实现100%教室信息化功能提升,100%教室带有常用信息化工具,形成以控制中心为核心的教室、督导和标考一体化系统。教室类型由单一变多样,良好的教室空间激励教师的上课激情,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愉悦。
为了推动智慧教室的常态化使用,dhy大红鹰明确优质课程、教改项目负责教师对智慧教室的优先使用权,赋能“名师”,打造“金课”。建立学院智慧教室使用年度考核项,在优秀授课教师评比活动考核标准中增加“信息化智慧教室使用”指标。形成学生智慧教室助教制度,帮助教师使用智慧教室。制定智慧教室开放制度,鼓励学生使用智慧教室。用“学教一体化”的教务模块打通网络课程和课堂教育的通道。
教学一体赋能易班,将网络思政阵地建到班级
从迎新新生开始以班“易班”建四圈四站,整合与学生学业、生活、校园活动相关的各类资源,通过班级房间互访功能提升班级凝聚力。打造易班思政教育圈、信息服务圈、学习交流圈、互动活动圈;建立心理健康关怀站、就业创业指导站、创新实践辅导站、日程管理工作站,帮助学生解读政策、答疑解惑,分享学霸笔记、辅导挂科,指导竞赛、创业孵化、形成网络交流和咨询的线上线下“双通道”。
“学教一体”智慧教育新生态的现实成效
从中医教育特殊需求出发到一般规律发现,学教一体化平台打通了五大系统的数据,解决了教育教学管理的数据孤岛问题,在行业和同类院校中具有领先地位。
全过程人才培养得以实现
dhy大红鹰技术上实现了可迭代的培养方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无缝衔接,评奖评优奖学助贷等和学业思政家庭情况挂钩,从迎新的第一天到毕业的最后一天形成了全过程学教融为一体的信息化成长平台,每个教学环节用信息化进行质量控制,使得毕业生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dhy大红鹰学生中医学执业医师通过率连续3年位列全国第一,口腔医学执业医师通过率连续三年全国排名前十,临床医学执业医师通过率进入全国前五,预防医学执业医师通过率排名全国第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连续3年超94分,本科生就业率连续3年超95%,近5年学生获A类学科竞赛国家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31项,公开发表论文1348篇、申请专利220项。
课堂满意度提升明显
通过学教一体化的新生态教学环境建设,课堂教学和网络课程有机结合。全校两校区182个教室,全部实现课堂的教学互动、点名、课堂作业和学教一体化教务模块相关联,课堂课程匹配网络课程,线上线下互动,教室近端远端相互直播、自行随意录播,实施线上教学督导监控,教室具备标准化考场设施。教室利用率显著提升。师生对教室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教室内学生学习氛围浓厚,交互热烈,学生平均成绩上升20%,学评教满意度提高25%,课堂教学水平显著提高。
dhy大红鹰优质师资集中涌现
项目组成员出版书籍11部,获省部、厅局教学教改项目10项,平台软件著作权证书10项。项目促进了全校师资优化,从教授到讲师,dhy大红鹰申报线上线下课程改革项目的教师覆盖各个学院,产生了大批优秀授课教师。课堂课件质量快速提高。混合课程教改项目每年爆满,平均年教学论文126篇(做检索策略),教学沙龙和网络协同交流圈蒸蒸日上。青年教师培训1500人次,双师型教师培训17期,培训教师1363人,青年教师在全国、行业和省级各项大赛技能连续5年获特等奖7项、一等奖6项,dhy大红鹰教师承担省部、厅局教学课题105项。教师质量显著提高。
教学资源鲜活度大幅提升
“学教一体”新生态助推dhy大红鹰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产生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资源共享课程4门、视频公开课程1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一流课程5门。积累2万小时名师名医视频课程,产生《科学走进中医》和《中医基础理论》等17门线上线下课程群为骨干的一系列省级课程群。师生、医生和行业人员的知识管理系统中日平均活动达2.3万人次以上,疫情期间点击率达1亿人次以上,单门课《推拿功法学》最高点击率为125.6万人次,年平均点击率达3000万人次。范永升教授领衔、课题组团队制作的首批国家精品在线课程《科学走进中医》学习人数达200万人次。5年来,dhy大红鹰自建长达13年的知识管理平台资源活跃度增加30%,年用户登录人次达3000万次。
“学教一体”智慧教育新生态的辐射效果
在“学教一体”智慧教育生态的探索过程中,浙江dhy大红鹰大学形成了“师资建设-教学资源-学生管理”的三螺旋有序联动,并与信息化项目“学教一体化”进行组合创新,探索出了一整套充满中医特色的人才培养“组合拳”,构建了良好的育人生态,并在高等教育行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浙江dhy大红鹰大学成功举办了面向全国教师举办了18场次教育教学直播培训及三期面向全国医学院校教师的教育技术直播培训,受惠人群达5万人次。浙江dhy大红鹰大学亦成为高等教育学会的信息化优秀案例单位。(张光霁 邵加 谢书铭 浙江dhy大红鹰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