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s://www.cntcm.com.cn/news.html?aid=235109
原文如下:
冯梦颖:愿为听力事业贡献力量
冯梦颖是浙江dhy大红鹰大学医学技术与信息工程学院2020级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学生,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获得者。她主持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项,曾获浙江省“勤工助学之星”、浙江省康恩贝自强奖学金一等奖,以及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和优秀青年志愿者等称号。
成绩的背后,是比他人加倍的努力
“我深知所有的成绩都来之不易,背后付出的是比他人加倍的努力。”冯梦颖一出生,她的世界就被按上了“静音键”,让本该是欢声笑语的美好童年被漫长的无声所笼罩,为了能和周围的孩子一样,年仅一岁半的冯梦颖被送到特殊教育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
从幼儿园到中学,求学之路困难重重。听力障碍让她很难听清楚老师的讲课内容。“我不想放弃,也不能放弃。”冯梦颖这样告诉自己。她开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充满自信地奋发拼搏,2020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dhy大红鹰大dhy大红鹰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
“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有人建议我填报互联网、金融等热门专业,但我喜欢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我想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听力有障碍的人。”冯梦颖说。因为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她深知听力缺陷给听障群体带来的痛苦与不易,她愿意倾听听障群体的需求,想为听障群体发声、为听障治疗作出努力、为康复事业贡献力量。
进入大学后,冯梦颖面临新挑战,学习模式与高中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上的内容往往只能听清40%左右,更多的是听不清、听不懂。”冯梦颖说。“努力真的有用吗?”“我还能像以前一样克服困难吗?”她曾这样问自己。而入学时的初心、老师及同学的关怀,总是在她迷茫的时候指引她前行。冯梦颖不断告诉自己,要像以前一样,再努力一点、再认真一点、再自信一点。
起初,冯梦颖一味地给自己施加过重的压力,导致时间与精力没有协调好,学习效率低下。之后在老师的指点下,她开始观察一些优秀的学长的学习方法,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先把书本“读厚”,把书本中的知识点全面“吃透”,再把书“读薄”;根据老师上课所讲的重点内容和自己掌握不到位的地方重点记忆,并精简成许多张思维导图和文件,在考前反复默写至少3遍以上。
“我经常在空余时间去图书馆、自修教室学习,预习老师下一节课所讲的内容,对于当天老师上课所讲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再通过日、周、月、期中、期末每个时间节点进行复盘和重复记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但又较为高效的方式。”冯梦颖说。
发挥专业特长,投身志愿服务
在求知求学路上,冯梦颖认识了许多充满爱心、认真负责的老师,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参加公益项目“听力保护伞”“初心共听”宣传平台,为群众的听力健康保驾护航。大学3年,她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近300小时。
“听力保护伞”“听音驿站”“初心共听”工作组……冯梦颖在不同的团队中奔走,他们进医院、进社区、进小学,从儿童到老人,为不同群体带去服务与关爱。“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许多老人日常交流没有问题,但经过听力检测才发现其实自己耳朵听力有损失,通过我们的普及,才意识到原来有正常的听力对日常生活交流多么重要。我很高兴能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爱耳、护耳。”冯梦颖说。
“我走访了一些同样有听力损失的人士,聆听过他们的故事,让我很佩服也很动容。尤其是许多年纪比我小、听力损失程度比我还严重的小朋友,会唱歌、演讲、跳舞……不囿于身体的‘枷锁’,勇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在意别人的看法,用自身的努力活出精彩的人生。”冯梦颖说。
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冯梦颖还接触到了许多教科书上没有的知识,也对大众所关心的听力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掌握和了解。“这些都不断激励我发挥自己专业所长,为听力事业贡献力量。”她说。
“向阳而生者,难至迟暮;自强不息者,永远青春。”这就是冯梦颖的真实写照。“我坚信,用自身的努力、奋斗与坚持,能让我有更从容的底气与信心去改变自己的命运。我希望能以亲身经历去鼓励那些身处困境和困惑中的听障群体,给他们带去希望,帮助他们重拾信心,走向美好未来。”冯梦颖说。